“2021-2022中山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項目是由中山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規劃院”)承接并技術牽頭實施的項目,通過推進實景三維中山建設,建立了一次測繪、多套產品的新型基礎測繪項目成果。廣州規劃院與天際航合作研發了協同生產的一體化數據處理生產軟件,構建了從實景三維模型生產到1:500實景三維測圖的一體化協同生產平臺,達到了作業生產工藝和流程統一、生產和質檢統一的效果,開創性的創建了業內領先的實景三維“數據工廠”的新模式,大幅提升生產效能。
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關鍵生產攻堅期,在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廣州市規劃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山市2021-2022年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項目測圖負責人陶嵐主任,向我們詳細介紹“實景三維中山”項目中廣州規劃院實景三維“數據工廠”的寶貴建設經驗。
Q1:請簡要介紹一下“實景三維中山”項目的基本情況?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項目是《中山市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是大灣區城市群中首個大范圍新型基礎測繪、城市實景三維建設的創新性實踐探索項目,對提升中山市社會治理能力,以及區域內示范標桿作用,都具有重大意義。
我院作為項目技術牽頭實施單位,生產制作傾斜攝影三維模型、機載 Lidar點云、DEM(數字高程模型)、DSM(數字地表模型)、TDOM(真正射影像)、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等全系列測繪產品,生產面積約785平方千米。
Q2:在“中山市基礎數據更新”項目開始施行時,遇到了什么難題?最終選擇天際航的實景三維協同生產平臺DP-Center的原因是什么?
“中山基礎數據更新”項目是城市級大型實景三維建設項目,在實際生產中,海量數據管理、工藝環節銜接、各工種協同、質檢和生產進度監督等都是難題。
我們與天際航開展合作,基于一次測繪、協同作業、成果共享的理念,選擇天際航的實景三維協同生產平臺DP-Center,搭建標準化的“數據工廠”,將“數據、任務、人員、軟件、算法”連接起來,形成“海量、彈性、可定制、協同、在線”的智能計算生產能力,讓復雜、分散的生產工作,變得標準統一、高效清晰、可追溯。
Q3:DP-Center主要功能有哪些?實際生產效率有怎樣的提升?
中山項目采用DP-Center將傳統的集中測繪轉變為共享經濟模式下的按需測繪、跨域協作測繪,改變了傳統模式下的數據收集、匯交、線下數據整理的人力消耗,提高數據整合效率,保障數據安全,能夠有效的壓縮項目前期人力和時間成本。同時,DP-Center的協同生產管理模塊、圖庫一體化生產模塊、智能分布式處理模塊、協同質檢模塊、數據管理模塊和項目生產管理模塊等,分工清楚、合理透明,能做到用最少的人、最精準的項目把控、最順暢的作業流程來完成項目生產,達到生產效率的最大提升!
Q4:DP-Center在對數據的安全保護方面,有何優點?
DP-Center是部署在搭建好的高安全性私有云上的,私有云服務器可對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和保存。基于DP-Center可更換的計算引擎、分布式計算以及多機多核并發處理技術,局域網可在線為作業終端分配作業任務,實現多項任務的并發作業、實時作業成果上傳,作業終端不保存數據成果,這樣就完全杜絕了數據外泄的可能性,安全性得到極大提升。
Q5:談談本次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總結以及新的探索方向?
通過“實景三維中山”項目,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實景三維中國和新型基礎測繪”技術體系,在本項目所建設的“數據工廠”三維500地形圖測圖可達到每周90km2的效率(150人),極大加快了項目的推進速度。在此過程中,以天際航為代表的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了新技術、新方法,這符合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中“強化科技創新,鼓勵多方參與”的要求,也為后續的更多區域的建設工作提供了“中山范式”。
實景三維成果需要與基礎地理實體相融合,接下來,我們將以“一庫多能、按需組裝、定制服務”為導向,繼續合作探索新型基礎測繪標準化產品工作,促進基礎測繪有效供給不斷增強、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了解更詳細的
天際航實景三維協同生產平臺
DP-Center
請聯系官方客服號